玉不琢,不成器。顧名思義,每件玉器都要經(jīng)過精心雕琢,至少要經(jīng)過切割,才能成為一件工藝精美或素面瑩潤的藝術(shù)品,了解歷代玉器的雕琢技法或稱切工、做工,對鑒定玉器的年代不無禪益。
新石器時代,由于所用的生產(chǎn)工具都是由石器制成,器物的做工受到限制,器物開片大多厚薄不均勻,往往一邊厚一邊薄,甚至出現(xiàn)開片時錯位的痕跡,而且造型不規(guī)整,如圓形的器物不夠圓等。器物的刃部不夠鋒利。如玉刀、玉斧、玉鏟的刃部較厚鈍,鉆孔往往出現(xiàn)上部大下部小的圓錐形,側(cè)觀孔壁邊緣往往留有旋轉(zhuǎn)紋。
紅山文化玉器,雕琢追求神韻,體表光潔,邊緣過渡自然,碾磨技術(shù)精湛,片狀器物邊緣較薄,似有刃,表面無玻璃光,但光澤細膩,個別器物表面有斑坑,小而深,呈密集狀。
良渚文化玉器,直線紋是由筆直的陰線構(gòu)成,細曲線紋是短而細的線條錯落連接而成。兩種不同做工的線條在同一器物上并存,就是鑒定其真?zhèn)蔚母鶕?jù)。
商朝由于對石制工具作了進一步的磨光和修整,使這些工具更加鋒利和適用,特別是青銅工具的使用,使琢磨玉器的技術(shù)得到進一步的提高,能開出比較均勻而薄的玉片。器物打眼的方法大部分均為兩面對打,形成外眼大、里眼小的現(xiàn)象,俗稱“馬蹄眼”。在紋飾刻劃上,商朝是三多三少,即直線條多,彎線條少;粗線條多,細線條少;短線條多,長線條少。商朝精致的器物上運用雙鉤擬陽線的做工刻劃,就是在器物上運用雙線并列的陰線條刻劃,以形成一條陽線呈現(xiàn),俗稱雙鉤線或雙鉤擬陽線
西周玉器的做工,重視對紋飾的布局,線條漸趨繁復(fù),以略帶弧形的線條為主,較多地使用長弧線,尤其是西周中晚期紋飾的結(jié)構(gòu)與雕琢方法,與商代極不相同,陰紋紋飾開始出現(xiàn)互相勾連,陰刻線一面磨成坡狀,有斜刀的痕跡,俗稱“一面坡陰線”。“一面坡陰線”是西周玉器的典型做工
春秋時代玉器的做工和前朝對比,有新的進步,更注重磨制。春秋紋飾在西周晚期出現(xiàn)互相勾連的基礎(chǔ)上,出現(xiàn)了卷曲相連的紋飾,布局滿而密,不留空白。春秋晚期出現(xiàn)以隱起的密集的浮雕紋,并有平面淺陰刻寬帶紋。器物開片薄均勻規(guī)整,粗線條少,細線條多,且線條有毛口(即刻花紋、線條時在線條邊緣留下很多刀痕)。
戰(zhàn)國玉器刀工精細,器物邊角垂直鋒利,磨工精良,器物表面,尤其是陰線糟內(nèi)光澤強烈??锥磧?nèi)壁勻稱光滑,極少見到因工具不力而殘留的制作痕跡。主要是由于鐵制工具的出現(xiàn)和普遍使用,使琢玉工藝突飛猛進。戰(zhàn)國玉器半浮雕、透雕盛行,對動物形象的刻劃,著意于眼、牙、爪等細部特征,于細微處見奇觀,極力刻劃出動物的本質(zhì)特征。
漢代玉器物的做工特點,善于運用陰刻線,線條豪放,沒有戰(zhàn)國時代精細,器物棱角琢磨圓滑,大件器物刻工較粗,小件器物刻工較精細,細線條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跡,線條不甚連貫。穿孔器物的孔洞內(nèi)壁往往不夠光滑,常留有拉絲痕跡。漢代的葬玉運用“漢八刀”做工。“漢八刀”做工,不是代表整個漢代玉器的做工,而是僅指漢代“葬玉”的做工。漢代的“漢八刀”是指采用簡練的線條進行刻劃,運用推拓磨的雕琢技法,刀法粗獷有力,刀刀見鋒,剛勁挺拔,線條無絲毫崩裂狀和刀痕之跡。代表作品是玉豬、玉蟬、玉翁仲。
唐代玉器刻工精細,細線條多。特別在唐代帶板上的人物,通身飾以短而密集的陰線。在動物的腳部、尾部也刻出很多的細線條,帶板上采用減地法,即池面隱起做工,刻線帶有繪畫性。
宋元時代玉器,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響,所以在玉器上也反映出民族和地方特色。南方刻工細膩工整,北方刻工剛勁有力。但整體來說,雕刻的線條總感細弱。獸件的身上一般有上下對穿孔,且孔洞以方形為多,人物臉部的五官往往處于同一平面,且“八字眉”服飾上有淺細的“米字型”刻劃。到元代刻工一般粗獷有力,器表面往往留有鉆痕和鉈痕,還有險刀現(xiàn)象出現(xiàn),拋光不甚講究。
明代玉器有了新飛躍,以揚州、蘇州為中心,琢玉業(yè)開始大發(fā)展。刀工粗壯,渾厚有力,生動活潑,寫生味濃厚,出現(xiàn)了浮雕、鏤空做工,還有雙層,甚至三層的鏤雕。器物表面玻璃光澤強烈,大件器物的表面也往往留有鉆痕和鉈痕。
芭莎珠寶小編認為清朝玉器特別是乾隆時期,玉器工藝迅猛發(fā)展,是我國治玉史上空前繁榮時期。這時期玉器精雕細琢,形象逼真,大量巧作作品問世,刻劃線條精細,磨光平滑,立體感強,花果的枝葉脈絡(luò)雕刻明顯,栩栩如生。鏤空、半浮雕、浮雕三種雕法盛行。其中以半浮雕和浮雕為主。嘉慶以后的玉器,其雕工慢慢趨向粗糙失真和呆滯。